发布时间:2025-10-15 17:02:34    次浏览
2015年3月26日,全国数万越战退役军人云集中越边境的云南、广西扫墓。 就广西方面,各省越战老兵在匠止、南山、宁明、龙州、靖西、防城等烈士陵园给战死疆场的战友们扫墓的规模超出了预期。老兵南下扫墓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行进中一路过关一路放行,一路检阅着社会的责任与良心,老兵们组织之严谨,行动之一致,思想之统一,结果之完美,属近年之楷模。如今老兵活动已不是当年军营,没有了军号命令,只剩下那份纯真的感情。老兵们在警醒后人:别忘了那场战争,别忘了祖国南疆长眠的烈士和战争幸存者生活之艰辛!此次南下扫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到此截止,下面是相关内容”-----中央下拨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祭扫补助1千万元2015-04-03 16:35:40 来源: 财经网(北京) 对越之老山前线照片资料图清明临近,为帮助广西、云南两省(区)做好对越自卫还击战墓地维护和接待工作,日前中央财政分别两省(区)烈士祭扫补助资金各500万元,用于补助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墓地维修和烈士家属扫墓接待经费。对越自卫还击战爆发于1979年2月,前后持续达10年。中方牺牲约8500余人,伤员约2.5万人。烈士遗属异地祭扫可申请补助针对近年来烈士亲属要求到云南、广西等异地祭扫烈士墓问题,2010年3月中国民政部曾下发了通知文件对组织祭扫接待烈属范围、祭扫的形式及时间、组织接待补助办法都作了明确规定。按照规定,自行前往祭扫且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烈属由政府报销去程的火车票或汽车票和伙食补助;烈士陵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对自行前来祭扫且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烈属给予1天的食宿费(路途遥远的可放宽)和返程的火车票或汽车票以及在祭扫当地的交通费用。据介绍,予以报销费用的烈属为中国境内有确切安葬地的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同行人数限3人以内。祭扫形式为有组织祭扫和自行前往祭扫两种形式。有组织祭扫的,由烈属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负责;烈士亲属因故不能参加有组织前往的或当地民政部门因工作因素不能组织的,经烈属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介绍信,可以自行前往祭扫。祭扫时间为原则上每三年一次老父亲29年后祭奠对越反击战牺牲的儿子罗明和,35107部队战士, 1979年在中越边界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年仅24岁。被追授二等功臣,葬于红河州金平县烈士陵园。家住临翔区忙畔乡的罗父现年76岁,罗母现年78岁, 29年来一直想去死去的二儿子墓前看上一眼,却因经济原因未能成行。。。 一:在临沧市摄影家协会众位影友和一些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筹集了路费并陪同烈士的老父亲赴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金平县,圆烈士亲属的多年的夙愿。同时,摄影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过程。。。 二:老父亲愧疚29年后才来到儿子坟前,我们愧疚未能提供更好的条件使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成行,可谁又有为此而感到愧疚呢?作为一名摄影者,在发现并记录真善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去维护、捍卫它。老父亲不识字,靠6岁的小孙子来找墓碑。。。 三:儿子墓前,老父亲禁不住老泪纵横。。。 四:老父亲为儿子烧了很多纸钱。。。 五:烈士坟边的一株花仿佛是烈士在默默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六:对于父亲而言,这可能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儿子的墓前了。。。 七:归途之中,对于不知事的孙子只意味这一次兴奋的远行,但对于老人,却圆了29年的夙愿。。。 八:多病的老母亲最终未能成行,只能看着拍回的照片,一言不发。 我们不会忘记那场战争,更不会忘记那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对越反击战老兵千里扫墓祭战友 4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内,一名朱姓退伍老兵和战友在上千个烈士墓碑前都摆上了鲜花,以寄哀思 据了解,这名退伍老兵是湖南一家企业的老总,30多年来,几乎每年他都跨省前来扫墓。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战争中,他与3名战友立誓:幸存者照顾好牺牲者家人,并为死者扫墓。法卡山一役,他的3名战友不幸阵亡长眠边境。 1979年中越战争也被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历时近一个月的冲突造成中越双方数万人死亡。其后中越双方又在边境地区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军事对抗,直到1991年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 法卡山战役是1980年至1984年间发生在中越之间的战役,又称法卡山之战或法卡山收复战。2008年12月31日,中越勘界结束,中方归还法卡山部分控制权,法卡山的1、2、3(包括主峰)号高地为中方控制,法卡山朝南延伸的4、5号阵地归还越南,法卡山主峰仍在中国控制范围内。 4月2日,广西凭祥,退伍老兵千里扫墓祭奠战友。2008年清明节对越作战烈士赵占英母亲为儿子扫墓 赵占英烈士,生前为35207部队58分队战士,云南省嵩明县人,生于1964年4月。1984年4月28日清晨,他在对越作战中遭到炮击,大腿及臀部全部炸掉后殉国,死后安葬于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他牺牲20年后,母亲才首次为他扫墓,这是2008年清明节,赵占英母亲再次为他扫墓时的照片。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坐车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前往烈士陵园途中。 图为当地县政府为烈士陵园敬献的花圈。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来到赵占英烈士墓前。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赵占英烈士擦拭墓碑。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准备为儿子扫墓。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扫墓。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扫墓。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赵占英准备的“手表”、“手机”等物品。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摆上水果。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烧”去“电视”和“钱”。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在儿子墓旁痛哭。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在儿子墓旁痛哭。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在儿子墓旁痛哭。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在儿子墓旁痛哭,20余年的阴阳两隔使老人泣不成声。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在儿子墓旁痛哭。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为儿子点上一炷香。 图为扫墓结束后,赵占英烈士母亲离开。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离开麻栗坡烈士陵园,离开时她还不时回望儿子坟墓。 图为赵占英烈士母亲离开麻栗坡烈士陵园。老母寻子心切苦寻多年终于找到了这里——麻栗坡祭奠扫墓现场 这些照片是今天在麻栗坡和老山拍的。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烈士亲属和参战的老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看望牺牲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战友,儿子,丈夫和兄弟,场面很震撼,为了祖国的安宁他们把年纪轻轻的生命和热血撒在了祖国的南疆。 这位大娘自打儿子牺牲后只收到了儿子牺牲的消息和一枚军功章,还不知道儿子埋在何处,是儿子的原部队的战友多方打听才知道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写到这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了。。。。难过,欣慰,做为一个老兵在此向老母亲敬礼! 硝烟散尽后的年代,不能忘记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年青一代,他们走的时候才多数不到二十岁,最小的才十六岁,要是活到现在也快五十岁了。关注铁血军事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推荐5篇军事精选。在微信添加:tiexuejunshi(铁血军事),或扫描左侧二维码。